
11月5日,由省委文明办主办的2025年第二期“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在延安市黄陵县隆重举行。陕西地矿物探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新胜,作为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荣登“陕西好人(敬业奉献类)”榜单,出席仪式并接受省委表彰。

足迹丈量山河,敬业始于足下
李新胜,1992年7月自西安地质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物探高级工程师。从刚毕业分配到陕西地矿物探队担任技术员的青葱岁月到如今成为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年逾半百,他将三十三载年华深深烙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他的职业生涯是一张用脚步绘成的“地质图”。“我们的办公室,就在山水之间。”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他初心如磐,敬业如灯,笃行致远,照亮征程。从担任技术员到如今国企负责人,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从高海拔极寒缺氧的雪域高原,到茫茫戈壁沙尘漫天的荒漠地带,再到深山丛林荆棘遍布的原始林区,地质勘查项目中总是能看到他的身影。在李新胜身上,鲜明地体现了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他用敬业奉献的精神灯塔,照亮了自己的职业征程,也深深影响和带动了公司的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为国家地质找矿事业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奉献的深刻内涵。

技术淬炼匠心,奉献诠释担当
从西安地质学院毕业后,李新胜投身陕西地矿物探队石油测井与射孔业务领域,以强烈的求知欲深耕专业技术。他大胆引进《地层油气藏测井评价系统》,将测井资料解释精度推向新高度,资料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超95%;通过创新井下测量仪器组合参数与链接方式,测井时间缩短超过一半,效率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从技术员到实体经理、副队长,再到如今走上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的领导岗位后,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无论公务多么繁忙,但“一线情怀”从未改变。他每年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野外项目组,与队员们同吃同住,传递着“踏实苦干、求真务实”的地勘精神。他秉持“找矿立功、服务社会”的初心,牵头成立“李新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紧扣物探队“四大产业板块”业务布局,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近年来,工作室累计完成科研项目22个,取得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6项(含发明专利3项),以技术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注重搭建成长平台,工作室培养出145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4人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创新成果奖,3人获陕西省“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一等奖,1人获评“陕西省技术能手”,8人获西安市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推动团队成为全国第5家地球物理科技推广试点单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与技术根基。

精管锻造团队,厚爱温暖人心
李新胜作为“陕西省劳模”、物探队负责人始终以“精湛技术、优质服务”为导向,带领团队树立物探勘查市场新品牌。在他的带领推动下,公司2021年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入选陕西省瞪羚企业,2023年5月获省国资委“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实现从技术型团队向创新型、标杆型企业的跨越。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通过持续优化服务体系、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推动公司在行业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品牌建设于一体的地质勘探“先锋队”,连续四年实现公司营收和职工收入大幅增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内涵。作为公司负责人,李新胜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淬炼工作作风,以身作则践行职业操守。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从细节入手打磨每一项任务,以敬业精神感染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形成“严自律、重规范、讲担当”的团队风尚。在他的带动下,公司上下以其为标杆,严格遵章守纪、提升工作标准,凝聚起高效协同的奋进合力,为公司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筑牢根基。生活中,李新胜秉持艰苦朴素作风,将关怀触角延伸至职工切身利益。他经常深入野外一线,直面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班子研究制定午餐补助标准,协调职工子女在学区就近入学,解决职工民生难点问题;常态化开展困难职工慰问,以爱心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践行“职工之友”的责任担当。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获评西安市石化农林工会“优秀职工之友”,正是他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管理理念的生动注脚,让公司发展更有温度、更具凝聚力。
“陕西好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李新胜个人三十余年如一日敬业奉献的褒奖,更是对无数像他一样,常年默默奋战在崇山峻岭、荒漠戈壁,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无私奉献的地质工作者的崇高礼赞。李新胜这盏“陕西好人”的敬业明灯,必将照亮更多同行人前进的道路,激励着陕西地矿物探队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磅礴力量。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中心
产业技术
党群工作
信息公开
综合管理
地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