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勘文化 - 员工风采
执着求索的专家型地质人 --记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物化探队总工程师 刘建利
发布时间:2017-03-16   点击量:2575    分享到:
    刘建利今年44岁,从1997年大学毕业来到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物化探队,他就一直没离开过这里。20年来,他在陕北从事石油物化探勘查10年、主动请缨赴青藏高原带病坚守岗位、更连续8年奋战在被人们称之为“生命禁区”的巴丹吉林沙漠……
    面对工作的艰辛,刘建利从来没有退缩,也从不觉苦累,他说,对他而言,最具挑战的是对地质找矿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尤其他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银-额盆地及其邻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远景调查》综合物化探项目,创新了多项物化探技术方法和工作方法,攻克了我国沙漠区物化探勘查许多技术难题,为实现银-额盆地新区新层系油气重大突破提供了可靠的物化探依据。
    正是凭着永无止境的钻劲、牛劲儿,如今,他已成长为陕西地矿集团公司“拔尖人才”、教授级高工和物化探队总工程师。由于成绩突出,2009年他被西安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西安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2010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2013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他的事迹在劳动者报及劳模画册上均有宣传报道。
恶劣的环境面前,永不畏惧
    从事野外工作20年来,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确从来没有打倒过他,地质工作者“三光荣”和“四特别”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
    刘建利出身陕西宝鸡凤翔农家,父母的勤劳深深的影响着他,小时割麦子、挖玉米、担粪,啥苦活累活都干过,慢慢养成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意志,从小的愿望就是走出去,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于是,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了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
   1997年大学毕业来到物化探队,刘建利被分配到陕北从事石油物化探勘查工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野外作业每天爬山近10个小时是常事儿。在别人看来,干地质是个苦差事,但刘建利却从不叫苦。他深深觉得,一个农家子弟,能有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经是幸福无比的事了。
    正是怀着对地质工作的无限热爱,通过刻苦钻研和不断实践,在陕北的10年,刘建利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负责编写完成了陕西子长史家畔—马家砭区非地震石油物探成果报告、陕西延安麻洞川—北姚家坡石油综合物化探成果等20余份报告。
    2007年,刘建利负责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德尔尼铜矿勘探任务。工作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温低、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当时,想到强烈的紫外线和高原反应,不少人都顾虑重重。但刘建利叮嘱大家,上高原首先要克服恐惧心理,适应7-10天就没事了。带着一颗勇敢无畏的心,他来到工作区,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就患了重感冒。见情况严重,医生让他打吊瓶,可是,挂了一个星期,见不起作用,刘建利自作决定不治了,拿着大夫开的强心针回到工区,一直干到五个月后任务完成。
    额济纳旗--美丽的胡杨林、浩瀚的沙漠,一个充满神秘和诗意的地方,但只有地质工作者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残酷。
    从2008年开始,物化探队承担了《银-额盆地及其邻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远景调查》综合物化探项目,同年7月,刘建利带领技术人员来到了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
    作为我国四大沙漠之一,巴丹吉林沙漠人迹罕至,被人们称之为“死亡之海”。沙漠腹地,夏季高温酷热,最高温度达43℃,地表温度则更高。
    彼时,站在地表温度高达50℃的沙漠上,刘建利他们尽管穿着厚厚的胶底鞋,但得不停地换地方站,因为,脚底下沙子热得直烫脚。在快把水分蒸干的空气中,看着动辄100多米高的沙山,刘建利用一句话鼓励自己:什么苦没吃过,不怕!
    于是,他像以往一样,不慌张,不退缩,带领80多名队员在这片“死亡之海”里一呆就是8年。
    在巴丹吉林沙漠,他翻沙梁,越峁沟,和队员们每天要冒着风沙或高温在沙漠中徒步穿越10几公里。地上烤、头上晒,汗水湿透衣背,脸都被晒得黝黑;风沙肆虐时,眼、耳、鼻、喉灌进了沙,就连吃饭时碗里也刮进了沙;但战胜困难的决心依然坚定;为了节约用水,他和同志们宁肯不洗脸,不刷牙。克服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刘建利带领大家出色完成了一个个勘查任务,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无数个难题面前,永不放弃
    银—额盆地是我国西北部地区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盆地之一,是最有利油气远景区之一。为此,中国地调局在银—额盆地及其邻区开展石炭—二叠系油气远景调查工作。
    《银—额盆地及其邻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远景调查》(综合物化探)项目,是物化探队承担的中国地调局在该区调查的子项目。刘建利作为项目负责人,深知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同时,也深感压力重重。因为,该盆地多被巴丹吉林沙漠覆盖,而沙漠又是油气勘探难度较大的区域。况且,这更是他们首次承担的沙漠地区的勘探任务。
    挺进沙漠,刘建利和他们的团队遇到的首个难题就是后勤保障。勘查区面积几万平方公里,而一条勘查测线纵深长达180多公里,横贯沙漠南北,完成一条测线需一个月左右时间。这期间,吃穿住行都要在沙漠里度过,生产生活用水、蔬菜食品等都要从几百公里以外的地区采购。
    困难面前,刘建利和班子成员反复研究供给方案,采取“粮草先行”的办法,提前设置好“供给站”。用骆驼等运输工具,将物资运送到指定区域,用沙子埋好以防日晒雨淋,并设置好地理坐标,等工作人员到达该区域工作时,后勤工作就有了保障。
    踏着30多头“沙漠之舟”的足印, 队员与雇工80多人的生活有了着落。可随后,他们又遇到了第二个拦路虎。由于巴丹吉林沙漠夏季干热,降水稀少,蒸发量大,表层含水量极低,仪器的接地电阻非常大、采集信号非常弱,加之沙山高陡地形影响大,导致采集的数据质量很差,出现大量报废点。
    怎么办?当时,刘建利心里非常着急,饭吃不香,夜不能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根据沙漠区域特性,查阅大量资料,白天到野外进行观测,把所有仪器都集中在一个点上选取不同参数反复试验,晚上回到小帐篷里分析对比研究资料经常到深夜。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沙漠地区大地电磁测深法的野外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和勘探效果。经验证,井旁测深曲线和电测井曲线完全一致。
    沙漠区勘查中,刘建利他们用的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地质勘查仪器V8电法工作站,该工作站是从加拿大进口的较先进的物探勘查设备,其TXU-30大功率发射机,能提供可靠的强电流发射源,但其接收采集系统工作效率较低,野外生产成本很大。这一问题又急坏了刘建利。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对V8仪器技术参数进行了改进,并在已知矿体上进行了多次试验,成功开发了TXU-30发射系统和常规电法仪器的接收系统的配合使用,不仅保证了数据采集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
海量数据面前,创新解译方法
    刘建利认为,做物化探工作,最难的不是物探数据采集和化探野外采样,而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正确的处理与解释。
    在银—额项目中,使用了高精度重力、磁法、大地电磁测深法和土壤油气化探四种方法,方法多,信息量大,如何将所有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准确解译盆地断裂、构造、地层、岩浆岩、油气异常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最大的一个技术难点。
    刘建利对各方法采用不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多次与大专院校的老师和专家请教和交流,深入探索和钻研资料处理与解释的新方法。通过不断研究和总结,他利用地质、物性、钻井、地震资料约束下的重磁电资料联合正反演处理解释,充分发挥了不同方法的优势,有效降低了物探解译的多解性,大大提高了解译精度和准确性。他首次提出了用阻抗相位资料校正视电阻率的残余静态效应,并识别低阻标志层的原理及方法,大大提高了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解释目标地层的垂向分辨率,通过与地震资料对比,验证了大地电磁测深在银-额盆地识别上古生界的优势及地震资料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利用高精度磁测资料准确解译了侵入岩体和火山岩的分布,弥补了地震资料识别岩体和火山岩的不足,为井位论证提供了可靠依据。
    几年来,刘建利通过对“银-额”盆地地质及物化探资料的深入研究,综合预测了工作区断裂及构造分布,编制了断裂构造分布图;定量解释了石炭—二叠系分布及厚度,编制了石炭—二叠系顶面和底面构造图以及厚度图;对工作区磁性体分布进行了推断解释,解释了侵入岩的埋深、形成期次和火山岩的发育层位;确定了测区内化探异常的分布,并对异常进行了解释与评价,总结了油气化探异常特征与成因类型,为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丰富的勘探资料。
    2012年以来,《银-额盆地及其邻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远景调查》项目,依据地质及物化探成果先后布置了地质调查井3口,在石炭-二叠系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并开展了选区评价,优选了6个有利勘探区。2013年国土资源部将银额盆地6个油气矿权区进行了竞争出让,油气公司积极进行勘探投入,已经验证的4个区块均有油气重要发现,其中2个区块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银-额盆地新区新层系的重大突破。
    该项目几年来的野外验收和年度成果评审,均被国土资源部、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评为优秀,并获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度地质成果一等奖、获国土资源部2014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
孜孜不倦,执着求索
    几年来,刘建利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矿(化)体的物探方法试验与对比研究,系统总结分析了电法、磁法、重力等多种物探方法的异常特征和找矿效果。深入分析了TDIP法的地形影响因素带来的异常空间错位特征及其消除方法、SIP法视时间常数和视频率相关系数有效区分矿异常与非矿异常的原理及方法、CSAMT和TDEM法判断矿体的位置及产状的方法及效果,重力和磁法在解决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与断裂构造等地质问题方面的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和应用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果。陕西太白双王金矿带物化探找矿实践项目,解释了角砾岩带和含金矿化蚀变带的空间分布,通过钻探施工验证新增333和334金属量8.65吨,品位1.77-2.04g/t,该项目获陕西黄金协会科技二等奖。青海省玛沁县德尔尼铜矿外围物探找矿项目,解释了和含铜矿化蚀变带的空间分布,后经钻探验证见到了达到工业品位的铜矿体,扩大了矿区资源量。
    多年的勘查工作中,刘建利不断加强技术理论研究与交流,许多新技术新方法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他在《地质通报》、《物探与化探》、《西北地质》、《陕西地质》等国内核心期刊上还发表多篇专业技术论文,合著的《青海德尔尼铜(钴)矿成矿类型及物探技术应用》一书和《银额盆地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前景》一书,均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
    尽管已经是一名教授级高工,但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刘建利的性格依然是那么质朴,干起工作来依然是撸起袖子抡起膀子不知疲倦。而他身后,为了全力支持他工作,爱人专门辞去工作,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
    现在,物化探市场萎缩,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来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为此,刘建利常常告诫年轻人,一定要眼光放长远,学无止境,多干多学,让自己快快成长。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这个在科学找矿领域不断求索的专家型地质人又开始攻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学位。